返回

我,私兵80万,不交兵权又如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突厥使臣,蛮横狂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屁就这么放了。

    临走前,他还特意转过身看了一眼面如死灰的吴青云,后者那双铜铃眼中流露出来的怨恨目光令陈怀安现在想起来依然忍不住的想笑。

    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

    就是——就喜欢你这种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正如吴青云自己判断的那样,陈怀安故意放他一马饶他一条狗命就是不折不扣的一计阳谋。

    就是摆明了告诉吴青云,接下来我陈怀安要怎么和你打,你还不得不按照我的想法和我打。

    这就好比是陈怀安做东请吴青云吃饭,但端到吴青云面前的盘子里面装的却是一坨屎。

    而吴青云在明知道盘子里装的是一坨屎也只能捏着鼻子往嘴巴里塞,往肚子里咽。

    当然了,吴青云也可以选择掀桌子不吃。

    但他那样做的代价就是,以后连上桌子吃屎的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每每回想起吴青云那跟吃了屎一样的怨恨眼神,陈怀安就忍不住想笑,心情舒畅啊,大快人心啊!

    此时此刻,吴青云这老匹夫恐怕还在做着让驻防朔北和云州的二十万云麾军合兵一处,再战龙城一雪前耻的美梦呢!

    只可惜,本王麾下的二十万大军恐怕不会再给你这个老匹夫合兵的机会喽!

    想合兵,阴曹地府去合吧!

    接下来的几天,陈怀安一直在忙着大军出征前的各项准备。

    他早就已经做好了兵分两路,攻取朔北和云州的战略部署。

    拿下朔北和云州,就能与龙城形成三足鼎立互为犄角的战略态势。

    进可攻,退可守,无论是偏安一隅当个闲散王爷,还是逐鹿天下问鼎中原都能进退自如。

    这天,晋王宫,太和殿内。

    陈怀安召集了麾下的统兵武将,还有晋王封地三十六郡县的地方主官一同在太和殿内议事,顺便颁布了他承袭晋王爵位以后的第一道政令。

    值得一提的是,当今朝廷传旨钦差,礼部侍郎孙鹤龄也在太和殿内列席参会。

    “晋王敕令——”

    “本王于龙城起兵,南征讨逆以来,晋王封地军民一心共御外敌,本王感念封地百姓深明大义,为南征将士捐银献粮以充军资......”

    “本王决定,即日起封地一城三十六郡县百姓税赋减半,军属家庭五年内免除一切税赋,家中青壮年即日起投军者,亦享受五年内免除一切税赋之政令!”

    刷!

    晋王敕令一出,太和殿内满座皆惊。

    十年税赋减半,家有从军者五年内税赋全免!

    这对于以农耕为主的晋王封地百姓来说,那可是天大的恩惠了啊!

    在场的三十六郡县主官面面相觑,满眼尽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税赋乃地方经济的根本,更是大军行军打仗的基础保障,晋王陈怀安继承爵位后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减轻百姓的税赋负担,以后可就只能自掏腰包养活军队和衙役官员了啊!

    晋王心怀天下,心系百姓,与民休息,比起周边郡县城池那些大新朝廷中只知道横征暴敛加重百姓税赋不管百姓死活的狗官简直好上一百万倍!

    太和殿内的文官中,当即有人高声呼喊:“晋王英明,晋王英明!”

    “晋王英明,晋王英明!”

    随后,三十六郡县的地方主官纷纷起身高呼,一个个眼含热泪,激动万分。

    陈怀安宣布的这一道政令,就连礼部侍郎孙鹤龄都被结结实实的吓了一跳。

    再次看向太和殿内,龙椅之上端坐的晋王陈怀安时,眼神中都流露出发自肺腑的崇敬之光。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君王别三日,当抬头仰视啊!

    孙鹤龄突然回想起自他奉旨从京师赶赴龙城传旨的这十余天里,殿下陈怀安不仅完成了从世子到晋王的蜕变,整个人身上的气质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那个在晋王府邸前跪地接旨时心事重重失魂落魄的少年,此时已经变成了太和殿内龙椅之上睥睨天下的二代晋王,举手投足间已颇具一代开国帝王的风范。

    孙鹤龄都不敢去想,假以时日眼前这位晋王陈怀安将会取得怎样的一番成就和功绩?

    但有一点他很笃定,不管陈怀安未来是何身份,他都一定会是一个胸怀宽广,心系天下苍生之人。

    想到这儿,孙鹤龄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晋王如此,也不枉自己冒着欺君犯上之罪,提前将当今皇上夺权改封的圣旨送到陈怀安手上啊!

    “报——”

    “启禀晋王,突厥铁木尔大汗的信使求见!”

    就在晋王宫太和殿还沉浸在一片“晋王英明”的声势中不能自拔时,大殿之外却突然响起来军中传令兵突兀的通报之声。

    通报的来使身份更为敏感,乃是与大新王朝水火不容的北蛮子漠北突厥大汗铁木尔的使臣!

    说起来,这铁木尔还是

第24章 突厥使臣,蛮横狂妄(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